齊白石舊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劈才胡同內跨車胡同13號,東鄰南鑼鼓巷。據(jù)傳此宅為清代中晚期內務府一總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國成立后由文化部購買,作為齊白石的住所?!拔母铩逼陂g,紀念館被撤消,改為北京畫院。該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號院僅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較完整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一間(不是原來的大門),倒座房兩間。院內南、北、東、西各有三間房屋,均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間有雀替,盡間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桿。房子之間由轉角廊相連。北房帶東西耳房各三間,南房西接順山倒座房三間。各房墀頭處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各廊間的走馬板處有書法篆刻磚雕,北房明間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聯(lián)。西耳房南側西墻上裝飾一磚刻“紫氣東來”四字。此院的磚、木雕飾具有較大價值,1986年1月21日,北京市東城區(qū)將齊白石舊居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繪畫理論——構成論
強化色彩表現(xiàn)力,把黑作為一種色彩和其他色彩的對照,海派藝術家已經(jīng)有所突破。齊白石在海派的基礎上大膽地引進了民間藝術的審美特色,使色調更加純化。齊白石保留了以墨為主的中國畫特色,并以此樹立形象的骨干,而對花朵、果實、鳥蟲往往施以明亮的飽和的色彩,是將文人的寫意花鳥畫和民間泥玩具的彩繪構成了一個新的藝術綜合體。齊白石作品《荷塘翠鳥》中的墨葉、紅花、翠羽,《荷花鴛鴦》中的焦墨葉、深紅花,黑色、黃色、綠色合成的彩羽,《好樣》中的墨葉子、黃葫蘆、紅瓢蟲,這些都是典型的齊白石色彩構成。它屬于形式,也屬于內容,因為那是對鄉(xiāng)間風物本身色彩的提煉,是一種熱烈的鄉(xiāng)思情感的流露。齊白石畫蝦時,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xiàn)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
齊白石對點、線、面的構成極其重視,因此多有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動。當齊白石臨摹八大山人的鴨子時,將冊頁變?yōu)樗某邨l幅,上部三尺皆為縱向題跋,已顯露了齊白石在構成上的奇思;《雛雞》一畫,僅在下方五分之一處畫三只小雞,左上方五分之一處落窮款,三個點與一條線遙相呼應,把那大片空白化為有生命的空間;《蓮蓬蜻蜓》中,四尺長的一條縱向線與一尺長的一條斜線的交叉,就完成了秋思的意韻,已簡到不能再簡,這是齊白石的奇思妙構。在魚、蝦的畫面中運用同向線的排比造成運動的節(jié)奏同樣體現(xiàn)出齊白石的構成思想。作品《小魚都來》中“向心”的節(jié)律,《荷律群魚》中兩個圓(荷葉)與一組斜線(游魚)的組合,是齊白石內心生命律動的跡化。在松鷹、紫藤、牽?;ㄟ@類作品中,齊白石善于運用復雜的線型變化以造成復雜的旋律。題《松》詩句“虬枝倒影蛇行地,曲干橫空龍上天”;畫藤題句“亂到十分休要解”,“老藤年年結如蠅”,表白的都是對特有形象的審美感受。將嫩荷、夏荷、殘荷作比較對照,清晰地發(fā)現(xiàn),齊白石善于運用筆墨,也擅用線的節(jié)奏、組合方式的變化,表現(xiàn)不同的氣氛。這種奇妙的構成,有齊白石的技巧,而這獨特的技巧又與齊白石對內在美的獨特追求有關。構成《柴耙》作品中的一根篆書般的大線與七根短線,是柴耙的形象所提供的,是以柴耙入畫的齊白石這個“鄉(xiāng)巴佬”本質的體現(xiàn),是“以農器譜傳吾子孫”的愿望刺激下的產物。